翻译作为一项以语言为媒介的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行为,一项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古老活动,其悠久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口译是最早出现的翻译类型,笔译的出现晚于口译。公元前3世纪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是西方最早的笔译作品,中国最早的笔译作品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越人歌》,而到了东汉时期已开始进行大规模佛经翻译。
口译活动的出现远早于书面文字的产生。当语言不通的部落之间因战争,贸易、生产、宗教祭祀、异族通婚等事件必须进行跨部落、跨语际的交往时,就出现了夹杂着大量手势和其他表达方式的非正式口译活动。
在西方,最早以某种方式被记录下来的口译活动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统治时代,在当时的寺庙和墓碑上刻载了作为囚犯或臣仆的异邦人向埃及朝廷卑躬屈膝、进献贡赋的场景,据此可以推测,译员对于语言不通的双方不可或缺。而到了金字塔时期末年(即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有了关于译员的史料记载。我国与周边各国的交往可追溯至夏商时期。“夏启即位七年,于夷来宾”与“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等记载,说明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有了需有译员在场的外交活动。
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时期也已有了通过“重译”(多重口译)而进行交流的史实,而史料对于“象胥”(古代对翻译官的称呼)的记录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说,如果没有“陈说内外之言”、“能达异方之志”的译员的努力,人类跨越民族、种族、国界和地区
以及跨越历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交流将难以实现。
如果说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卷帙浩繁、包括口笔译活动在内的翻译史似乎也不为过。
尽管口译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口译的职业化则始于20世纪初。在此之前,重大国际会议和外交场合通用的工作语言是法语,并无大规模使用口译人员的必要。但随着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法语渐渐失去了在国际外交事务中唯我独尊的地位,英语迅速崛起成为另一种通用语言。
1919年的“巴黎和会”被公认为是口译职业化的肇始,这不仅是因为英语与法语一起成为此次会议的工作语言,打破了法语在国际舞台上独霸天下的局面,还因为这也是首次在国际会议中较大规模使用交替传译人员,而且这些译员已经能熟练运用各种可供推广的口译技巧。
在中国,口译实践的日趋活跃以及对口译人员需求的增加以1971年我国重返联合国为起始标志,但口译事业的快速发展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对外开放日趋深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对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口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在90年代中期以前,在各种对外交流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口译形式是交替传译。从9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型国际会议的口译工作大多由同传译员来完成。但是,在外事会见、商务谈判、新闻发布会、大型户外活动,以及各种陪同口译、联络口译活动中,交替传译依然是主要的口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