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有很多标准原则,翻译行业的前辈提出过很多翻译相关的标准,都是为了规范翻译的定义,让翻译工作能够更好的展示出原本的价值,想要做好翻译在遵守翻译标准的情况下,也要规避很多翻译方面的问题,在现在通行的翻译标准下,也要避免的翻译问题有哪些?
首先就是:翻译的割裂与对立
翻译标准应是统一的整体,而这个翻译标准包括了信与达两个方面。有人便把它割裂开来,甚至把这二者看成对立的两个方面。
因而过去曾出现过“宁顺而不信”与“宁信而不顺”之争。直到最近,还有人提出“准确与通顺二者不可得兼时,首先考虑准确”,还是把翻译标准分割成对立的两个部分。
至于“准确与通顺二者不可得兼时,应首先考虑准确”的提法,似乎是对自己降低了要求,是为自己译文不通顺做辩解。以上种种把翻译标准割裂开来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
其次就是:理解不一致
在翻译上,对信与达的理解,不同的人相差很远。有人认为,信应该是词词对应,对号入座。原文用了什么词,译文也要用什么词,原文用了何种比喻手法,译文也应用何种比喻手法。否则,就是不信。他们追求的是形式对等。有人认为,信主要考虑的应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信不仅要在内容上与原文一致,还应包括保存原作的风格,应该传神。
至于达,有人认为,译文应该自然、流畅,易懂,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读起夹不像是翻译文章。有人则认为只要能看懂就行,译文不符合语言习惯,念起来略感别扭,那是不可避免的事。由于认识不一致,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最后:翻译标准不够全面
作为翻译标准,信与达实际上并不全面。我们知道,信和达都是翻译必不可少的条件。一篇好的译文要求这二者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其实,光有忠实和通顺是远远不够的。这个问题在文学翻译上尤为突出。这里还有个风格问题,传神问题等等。一篇译文,忠实或通顺不够,往往就通不过。至于能否做到保存原作的神韵和丰姿,则很少有人过问。这是因为目前的翻译标准只包括忠实和通顺两条。
一篇文学作品之所以是一种艺术,绝不仅仅是因为它给读者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而在它词句优美,描写细腻,寓意深刻,感人至深。但目前有一些翻译作品,仅仅把原作的
思想内容(故事情节等)保留下来,译文也流畅易懂,并无生硬晦涩之感。实际上它译得很呆板,很平淡。原作中美的感受没有,诗的意境不见了,丰富的感染力消失了。这样的翻译作品读起来如同嚼蜡兴味索然。这好比是一盘名厨师做的香味扑鼻的糖醋鱼,你不慎失手掉进水池子里,赶快捞出来再给顾客端去。鱼还是那条鱼,分量大小丝毫不差,可是吃到嘴里,一点味道也没有了。这样的翻译真是一对不起作者,二对不起读者。过去出版这样的翻译作品也许是因为缺乏一个比较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翻译标准所致。
另外就是:为能击中要害
表意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翻译作为语际交流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传意性就是它的重要原则之一。如果没有传意性,不能把原意表达出来,翻译就失去了意义。对于这个关键生问题,这个翻译标准未作明确论述。我们认为,信的确包括意义上的信(传意),但同时包括形式上的信,由于对传意的重要性未作足够的强调,结果,有的人把形式上的信摆在第一位,而意义上的信反而摆到了次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