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口译翻译的条件最基础的就是要有翻译人员的素质,口译做为一项要在至少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系统中进行“传情达意”、协调沟通的操作活动,帮助人们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复杂语言文化行为,必然对译员这一专门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一般来讲,合格的口译人员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基础素质,扎实的双语知识,广博的非语言知识,娴熟的口译工作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就是:扎实的双语知识:
扎实的双语知识,坚实的双语基本功是合格译员的先决条件。国际会议口译工作者协会对译员的工作语言A语、B语和C语进行了区分,A语一般指译员的母语,或称第一语言,即最精通的语言: B语指译员非常精通的第二语言,或第一外语,精通程度仅次于A语; C语则是译员的第二外语,可以听懂,但很难进行流畅的表达。对于那些从小就移居国外或另一语言区、且很快掌握了第二门语言的人来说,他们最初的第二语言就上升为A语,而母语则可能下降为B语。中国绝大多数的口译学生都没有在外国长期生活和学习的经历,能有较高的B语水平已属不易,C语水平大多不高,不能成为口译时的工作语言。
对于一名合格的译员来说,扎实的双语功底就是指掌握了丰富的A语和B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行熟练运用,而且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转换。具体地讲,这首先是指译员应该具有一次性的听解能力,因为听与理解是口译过程的第一步。译员不仅要对发音标准的语言一听即懂,还要能够听辨和理解带有浓重口音的语言,比如带有广东、上海、四川口音的普通话,以及
带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意大利、日本口音的英语等。绝大多数学习口译的学生并无在国外长期生活的经历,B语的一次性听解能力很难达到自动化处理的程度,在开始正式接受口译训练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而且即使在进入口译训练后,每天也需保证足够的“磁带小时”。其次,译员还应掌握远远多于普通双语人士的词汇量,做到像一部活字典一样。
译员除了要通过扩大阅读量来增加词汇储备,并通过有意识的运用来巩固对这些词汇的记忆外,还要随时关注每天新出现的词汇用语。在每次接受口译任务之后,还要通过译前准备来补充专业术语,使自己不会因为词汇量不足而影响到对讲话人意思的理解和重新表达。第三,合格的译员还应该具备使用合乎目的语语法规范的地道语言进行流畅表达的能力,这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指译员要口齿清楚、说话流利;一是指翻译时要做到文法正确、表达自然。